早期成长经历对人格的影响
- 无记忆的早期成长经历
- 有记忆的早期成长经历(4岁之后)
- 人格在没有记忆之前就受环境影响
无记忆的早期成长经历
- 进食
- 玩耍
- 被怀抱安抚
- 进食、被怀抱、被安抚是构成人格的最基本元素
- 在不稳定的抚养条件下,会形成急躁、及时满足的状态
- 在不安全的外界条件下,会形成极端、不能运用内化的自我安慰(如果小时候在惊恐或不安时得到安抚,内心会将之机制化,长大后一旦遇到同样的情况,会根据这种机制进行自我安慰)的状态,甚至可能形成分裂型人格障碍
- 人的基本信任感和自主性是在没有记忆的早期就发展出来了
有记忆的早期成长经历
- 有寄养经历(归属感的缺失)
- 亲子关系中的极端模式(冷漠忽视、溺爱、过度控制、非正当的惩罚、性虐待)
- 近亲突然去世,缺乏可替代的人物填补缺位
- 影响了个体对自己、自己的处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看法
- 近亲突然去世(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好,把父母克死)
- 寄养经历(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好才会被送走)
- 亲自关系中的极端模式(认为自己是肮脏的、坏的,比如遭受过家暴的人可能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没人是可靠的和爱自己的)
- 后期的经历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对以前的看法有所纠正
- 如果冲动满足方式发展不足,亲子关系可能有冲突
- 遇到危险焦虑没人安慰,可能会导致安全感很低
- 人格障碍通常起点不好,中国的过程也很极端
- 最早期的极端经验会保持终生
- 分裂样人格障碍(与别人很难建立起情感联系的人格,可能是因为早期被忽视、照顾不足)
- 强迫性人格障碍(寄养经历、过早好过于频繁的分离经历、更早期的安全感的缺失、少年时期学习的经历)
- 依赖性人格障碍(控制型的照顾者、孩子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被剥夺)
- 边缘性人格障碍(极端的生存环境、被虐待或瓦解【被依赖和伤害自己的人都是同一个】的依恋关系)
- 隔代抚养的问题(挫折经历的缺失、过度保护、生存焦虑的影响)
- 有精神疾病的父母的抚养环境(用有色眼镜看世界)
- 越早遇到极端环境对人格的影响越大(不管是什么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