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孩子行为面面观
第一讲 孩子的行为目的
各位家长,大家好!当你有了孩子,你就会有问题。并不是说孩子会制造问题,而是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亲并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而出现了很多的烦恼。从早晨起床、洗漱,上学到晚上回家写作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爸爸妈妈不断地唠叨、提醒、催促、警告孩子,自己感到非常的累,非常的伤心、烦心、痛心、尤其是孩子再出现不好的行为,比如说打假、撒谎、偷人家的东西等等。父母更加的沮丧,完全没有了存在感,觉得做父母太失败了,甚至有的爸爸妈妈说:“我真想当初没有生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要是能塞回去那就好了。”当然,父母说这些话时都是气话。我们知道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做教师有教师证,做会计有会计证,当司机有驾驶证。而我们做父母都是无证上岗的,但我们不能认为自己是无师自通的。
我们要知道,孩子从出生的时候开始,他们并没有带着说明书。每一个孩子又都是不同的,我们并不知道孩子会出现哪些问题。我们也不知道,面对孩子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从小到大学习到的,就是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孩子做得好我们就夸他、做得不好我们就惩罚他。我们就希望有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希望这个孩子跟他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其实你想一想,真的是那样的一个孩子,他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想法,像个机器人一样,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其实不是。那么我们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我借用四中前校长刘长铭校长的一句话:“鼓励你的孩子成为幸福的普通人。”对这句话,我有特别深的感悟。在这句话里,我们看到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幸福”,一个是“普通人”。也许很多家长并不同意,我解释了后你也许就会同意我的观点。首先我们说幸福。(教育目标:幸福的普通人)幸福是什么?幸福:即对自己满意,觉得自己有价值,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也有能力愉悦自己,哄自己开心,在生活遇到困难时哄自己开心,在学习上遇到难题的时候也能哄自己开心,那么将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他也会想办法先哄自己开心,让自己愉悦的面对困难,这样就会比较幸福。我们知道,幸福不等于成功。大家都知道幸福课程最早开在哈佛大学。为什么哈佛大学那么多人都是非常成功的,而他们却要选择幸福这们课程。我想是这样子的,幸福呢是对自己满意,而那些成功的认识,比如说哈佛大学的那些人,他们虽然很成功,在外人眼里,他们光鲜靓丽的,可是他们内心对自己充满了各种不满意,他们不自信,觉得自己过得并不好。所以他们才要去学习幸福课程。那么,我觉得,作为一个家长,如果我能让我的孩子从小就学到幸福,把这个幸福的种子给种下去,我们也知道,当孩子他表现出各种行为的时候,生活种家长不断地催促他,学习上不断地唠叨他,孩子怎么会觉得你爱他呢?我问过孩子:你觉得爸爸妈妈爱你吗?他说“不爱。他们只爱100分的孩子。他们总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听话,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的好,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能言善辩,总会说我也没有一个朋友。”孩子们这些想法他怎么会幸福呢?所以我说,让孩子感觉自己幸福,感觉自己对自己很满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二个因素:普通人。什么叫普通人?普通人就是要完成人生三大事——事业:能自食其力,养活自己,让自己独立生活,有了事业就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让自己满意的一种生存状态。那么爱情和友谊呢,就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密关系,有三五好友,有这样一份友谊,有这样的一份亲密关系,有一个人生的伴侣,这样良好的亲密关系,能够保证我们在有困难时候,有人分担,有人跟你一起分享、一起面对。所以这种亲密关系我们也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当我们小的时候,跟父母之间的这种关系是亲密的,如果父母对我是肯定的,那我也会有一个亲密的关系,我这颗种子就种下了,随着他慢慢长大,有了同学,有了朋友,然后有了他的爱人,这个种子就会不断生根发芽,直到他有了自己的孩子,这种亲密的关系就会延续下去了。所以幸福的普通人,看似那么的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可是却是非常的有深意,需要父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把你的爱真诚的表达出来而不是用提醒、催促、唠叨、生气、责罚的方式,因为这种传统的教育孩子感觉不到你的爱,他也不会对自己满意
“自我”的形成-父母影响的关键期
1.4-12岁:社会我成长关键期
我们知道,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4-12岁。在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将会决定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如果父母每天10句话里面,有8句话是说孩子这里做得不够好,那里做得太慢了,这些负向的评价就像8个负向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当孩子越来越大,这些外在的标签就会被孩子内化为他对自己的看法,所以,4-12岁是父母亲最关键的时刻,你的反应是什么,孩子将会把这些反应内化为自己的。
2.12-16岁:心理我成长关键期
12岁以后,他的心理成长进入到心理我。他会带着这些标签向内自我循环,自我扩大,慢慢成为他固有的性格。所以我会说做高效能父母亲,最最关键的是4-12岁。
3.0-4岁:生理我成长关键期
0-4岁是孩子生理我发展的关键期,那个时候更注重孩子身体上的变化。身体上是否健康,营养上是否均衡。所以从0-4岁的生理我,到4-12岁的社会我,到12-16岁的心理我,在孩子这样的一个成长过程中,父母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我们从一个软糖实验来看看父母亲的重要性。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在1960年代,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叫软糖实验。4岁幼儿园孩子,每人面前放1颗糖,然后跟孩子说,如果你现在吃了这颗糖你就只有这颗糖。如果你能够忍住十五分钟后再吃,老师会给你第2颗糖。在这15分钟里看到,有的孩子忍不住就吃了,有的孩子就能够控制冲动,延迟满足,等到了第二颗糖。这样分出了两组孩子,在随后的14年里,心理学家对这些孩子一直观察。我们发现:能够控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孩子,他们在社会适应强、情绪控制强、问题解决能力方面,都比那组孩子要好,而且他们的学习成绩要好。在高考的时候,美国的SAT的考试中,能够控制冲动的这组孩子比那一组孩子的平均分高了210分。那么我们知道,这仅仅是控制力的表现,孩子在成长中,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能力,如自信心、沟通能力、意向性、对困难的态度、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孩子学习能力的基础,应该在6岁以前养成的,但是因为父母亲我们并没有上岗证,我们也没有学习到如何做父母,我们并不知道,孩子在6岁之前应该重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控力、争强好胜的能力,还有他的人际沟通能力,我们很多的可能稀里糊涂就过来了。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孩子在6-12岁还有一个能力的黄金补偿期。当然,一二年级是第一个黄金补偿期,三四年级是第二个,五六年级是第三个。如果12岁以后再来学习这个父母效能课程,父母的难度就会很大,因为孩子的自我成长已经进入到心理我向内循,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到你的孩子,那就是你要跟他成为朋友,因为12岁以后的孩子,发展到心理我的孩子只看重朋友,他最反对的就是权威,权威就是老师和家长。所以到12岁以后你再以家长的身份出现,你说什么孩子正好反着做。所以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跟孩子成为朋友,那个时候你说的话孩子依然能听进去。如果我们的孩子正好是4-12岁的孩子,那恭喜你,这个时候恰恰是你来学习父母效能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孩子社会我的状态,正好是父母亲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的时候。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帮助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父母效能系统培训(STEP)是一套源自美国的课程,它在于系统化的让父母亲学习一套技能。主要包括有六个模块:第一模块: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因为孩子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她的行为就像密码一样,父母亲要学会解码,要学会他这样说,他这样做到底是什么意思。第二个模块:父母的情绪管理和情绪控制。因为父母亲面对孩子一些情况,常常会忍不住生气,发脾气。那么当父母亲生气、发脾气的时候,他的智商就等于零了,就没有办法了,没有招了。父母亲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能平静的面对孩子。第三和第四个模块:沟通。因为我们了解了孩子的行为目的也能控制我们自己的情绪以后,我们就需要把我们的话告诉孩子,我们也需要听孩子是怎么想。这种互动的过程能够把父母亲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想法、教育目标,传递给孩子。所以第三和第四这个模块呢是沟通的模块:“积极倾听”(有效沟通)和“我的信息”(有效沟通);第五个模块:鼓励有方。孩子在成长中,他有好多好的行为,好的表现,那当他有这些好的行为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的告诉他,鼓励他,让他把这些行为保留下来。同样的,家长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孩子有不好的行为,不好的表现的时候,我们怎么样让孩子承担行为结果,培养他的责任感。这就是第六个模块:承担行为结果。
这六个模块有它的理论基础,涉及到四个心理学家:
阿德勒亲子观:
1、人成长的动力是归属感(一席之地)
A、对团体有所贡献(成就感)
B、被团体接纳和肯定(最重要的是家庭、父母)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团体是家庭,最重要的人是父母亲。阿德勒亲子观: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动力是来自父母亲的肯定。
戴克斯的行为目的:
1、会分成7种行为目的:
A、12岁之前有四种
B、12岁以后有三种
罗杰斯的情感表达:
1、对对方表现无条件积极接纳,对方会得到疗愈(得到成长、发展)
戈登的亲子沟通技术(PET)
1、积极倾听、我的信息、问题解决
一、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孩子行为目的面面观
(一)阿德勒:孩子成长的动力是归属感
例子:有一个小女孩,妈妈第一次带她去幼儿园,她在楼道里看到一些画挂墙上,她指着一副画说:“这是谁画的,这么难看。”妈妈赶紧拉住她说:“你为什么这么说,你又不认识人家。”她觉得很没有面子。而园长告诉这个小女孩:“我们这里的孩子都可以随意画,她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走着走着,她看到一辆玩具车,坏在那里。小女孩:“这是谁搞破坏的,怎么也不批评他?”妈妈说:“你管是谁弄坏的呢?你又不认识这里的人。”而园长说:“我们这边的玩具都是用来玩的,那么玩的时候就有可能弄坏了,没有关系的。”小女孩在说这些话时,其实都有行为目的:“如果我在这里画得这么难看,会不会有人批评我呀?如果在这里不小心把玩具车弄坏了,会不会有老师说我啊?”这个园长了解孩子行为的密码,她知道这孩子说这些话背后的目的,所以她就回应了这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高高兴兴就留在幼儿园里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孩子说的话没有傻话,她的行为也都是有目的的,他们从小到大就知道哪些行为能够达到目的,哪些行为不能达到目的。那些能够成功达到目的的行为,就会被强化保留下来。
偏差行为的形成:
1、孩子能成功达到目的的行为会被强化保留下来(心理学叫做:鼓励、增强或者强化),那些不能达到目的的行为就会被遗忘了。所以我们家长要了解孩子背后的行为目的。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而回应他的行为目的,而不要仅仅看到孩子表面说的话,觉得自己没面子,而错误的给以孩子回应,导致孩子有些行为就错误的保留下来。所以,我们说所有孩子的偏差行为,都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孩子背后的行为目的而给以错误的回应,导致孩子的偏差行为不断的保留下来,巩固和强化了。
2、成人因不了解行为目的而强化了这些行为
(二)阿德勒的归属感
阿德勒的观点里,孩子的行为目的是否达到,这种归属感是否形成,是否觉得在家里也好,学校里也好或者幼儿园里有一席之地取决于两个因素:
1、对团体有所贡献:做家务、帮忙等。他贡献之后要给以正向的回馈,给以正向的肯定。那么我们知道,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常常非常忙,而忘记了给孩子贡献的机会。如:孩子从小,她要吃饭,家长觉得家长喂饭孩子吃得更快,更干净;而如果让孩子自己吃,不仅吃得慢,时间拖得很长,而且会到处弄得很脏,家长还要收拾,要花很多时间。那么我们就直接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直接把这结果给了孩子,直接就喂饭,像填鸭一样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没有价值。另外一种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在孩子刚刚学习的过程中,比如吃饭、比如穿衣服,甚至长大一点开始洗漱、收拾玩具。家长希望孩子一做就做到最好。包括孩子有时候会给我们一些帮助,我们也会觉得他给我们捣乱。所以这两种情况,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所以,我们从冰山图就可以看到,孩子的行为,是在冰山的上面,而冰山以下呢,还有孩子的“反应方式、孩子的情绪情感、行为观点、期待、还有最重要的渴望(被接纳、有价值、被爱),这个会决定孩子更深一层‘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对他的性格起到决定因素: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我是一个有用的人;我是一个有帮助的人,这些都取决于孩子的渴望是否达到。”我们从孩子的行为,了解了孩子的行为目的以后,根据孩子的这些行为,就能够知道,他的渴望是什么。那么我们也知道,我们要培养一个幸福的普通人,所以我们也希望孩子做愉快的事情的时候,得到肯定,那这个过程就是从孩子的行为目的说的。(三)戴克斯:孩子的行为目的
12岁之前归属感,分为四种,分别是:吸引注意、争取权利、报复、自暴自弃;12岁之后,还有追求兴奋刺激、寻求同伴接纳、追求卓越 感。
A、吸引注意(例子:有一次到朋友家,朋友家上二年级的孩子不断跑过来:妈妈我的玩具车坏了。妈妈:好,一会我帮你修。一会又过来:妈妈,我作业不会,你能教我吗?妈妈:你先去做会的题,待会妈妈就告诉你。不一会孩子:妈妈,我身上痒,你帮我抓一抓吧。妈妈有点烦:以前你都没有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我和阿姨刚说一会话你就又这个那个的。孩子被训斥一通回到房间,不一会又出来:妈妈,我觉得太没意思了,好烦啊!——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发生这种现象呢?因为他觉得只有获得注意的孩子才是有价值的!而我跟他妈妈聊天、沟通的过程中,他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他表现好,在房间待着,就是被忽视了。)
a、家长的感觉:厌烦(当你的孩子不断重复某种行为,让你感觉到烦,多次提醒后,他又换一种方式,又来找你的时候,通常我们就要考虑孩子的行为目的是:吸引注意)
B、争取权利(吸引注意没达到目的,行为目的就升级为争取权利,他想让对方知道我只有做我想做的事情,我只有发号施令的时候,我才是有价值的。例子:有一家长,去学校接孩子,对孩子说:天气冷,把羽绒服穿上。孩子:我不冷。妈妈:天这么冷,你看大家都穿羽绒服,你也要穿羽绒服啊!孩子:大家冷我并不冷。说着说着妈妈也生气了,孩子也急了。这时,孩子就把羽绒服拖在地上,走到车子前面时,妈妈让他穿他就是不穿,这时妈妈退一步了:那好吧,不穿就不穿吧,那你把羽绒服上的土掸一掸,土掸干净了我们上车回家,结果说:我也羽绒服上没有土。妈妈一句有土,孩子一句没土,就僵持在哪。妈妈很生气,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训斥了孩子一番,孩子气鼓鼓的把羽绒服抖了一下。这就是争取权利,当孩子发现他没有办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刚开始孩子说不冷,也许是真的,也许孩子在学校里刚刚开完运动会,或刚运动完。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这就是孩子常常遇到的情况,我们家长觉得冷,我们就要他穿衣服,可是孩子满头大汗的。这时候孩子就觉得我要做我的主人,我要干我想干的事情,我不允许别人控制我,家长又想控制孩子,所以就产生了争取权利的行为目的。)
a、家长的感觉:生气
C、报复(例子:一男孩跟妈妈约定放学回来先写作业。妈妈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在看电视,妈妈:赶紧关上电视,去写作业,你不是答应好了吗?孩子:好,我知道了。结果孩子眼睛继续盯着电视还是没有动。过了10分钟,妈妈过来时看到孩子还在看电视,这时妈妈的声音就提高了:赶紧写作业,把电视关上,再不写就来不及了。孩子依然没有动。等快到7点半的时候,孩子还在看电视,妈妈怒了,跟孩子吵了起来:你如何如何答应我了,却不做,而且我都提醒你三四次了。孩子:你就让把这点看完吧,求求你了。妈妈直接就把电视关了,孩子这时就爆发了:我就差这一点了,你就不让我看完,你就成心跟我过不去。妈妈:你要老是这样的化,这电视还不如砸了呢。孩子:砸就砸了。结果孩子就把电视砸了。孩子在和家长斗争中,他依然处于失败。看是表面上家长赢了,实际上家长已经输了理子。孩子特别沮丧,他觉得受到伤害,他觉得在他的行为控制里面,他是失败者,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他就采取报复,让对方伤心难过,让对方觉得讨厌的方式来回应。)
a、家长感觉:伤心
D、自暴自弃(当孩子在前面三种行为目的都没达到目的的时候,他就对自己彻底的失望了,他觉得自己很沮丧,觉得自己完全不可救药了,那么他就什么都不做,他就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对方也感觉到失望,让爸爸妈妈也觉得自己无可救药,那么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例子:有个小孩离家出走了。他刚开始,在小学三、四年级时经常离家出走,那时爸爸妈妈会去找他。但是现在他已经到5年级了,他现在离家出走时,他妈妈根本不会去找他,甚至说爱走不走,也不去报警。这一次,他已经走了两天了,妈妈也不找他,也不报警,学校老师都着急了,就去找他,而且真的有一次在学校门口发现他,把他给领回学校,让后让他的妈妈来学校领回孩子。妈妈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爱去哪去哪,我根本就不想管你了,你也别管我叫妈妈,你也别回家。”结果孩子扭头就想走。当然被老师拦住了。那么这个就是自暴自弃,这个孩子他自己对自己极其的失望,他也让妈妈对他很失望。当妈妈觉得无助的时候,觉得想放弃的时候,孩子的行为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他对所有的事情都感觉到没有办法,觉得自己在好人的世界里头已经没有地位了。完全的属于一种无助的状态。我想在这里也讲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电狗实验:心理学家塞里得墁他把一只狗装进笼子里,笼子门关上,然后有一个小灯亮起来,灯一亮就会给狗电击,狗刚开始时就乱窜,跑来跑去。结果它发现根本就跑不出去。一段时间以后灯亮、电击,狗不再跑了,它直接就躺在那边,一副抽搐的样子,流着口水。实验的第二阶段,把笼门打开,灯亮后并没给狗电击。结果这只狗也不出去,它看到灯亮了,直接就躺在那,开始抽搐、开始流着口水,一副被电击的样子。心理学家把这只狗从笼门领了出去,让它看看这里有个门,你可以逃生的。这狗领回来之后,灯一亮,它还是会躺在那,抽搐、流口水,仿佛被电击的样子。这个就叫“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也就是说他学习到的没有办法,他觉得他怎么样努力也不会成功,这种失败的效应让他觉得特别的无助。我们在孩子的行为目的里边第四种自暴自弃,就是处在这种状态,孩子之前努力过,挣扎过,孩子从吸引注意失败,到争取权利又被父母打败,然后他到报复,到让父母讨厌,让父母伤心,依然失败的情况下,最后,他就完全对自己失望,就是自暴自弃了。这是12岁之前孩子的四种行为目的。从吸引注意、到争取权利、到报复、到自暴自弃,孩子的感觉是越来越沮丧,越来越觉得自己无助,最后完全属在一种没有任何动力的状态下。那么如果孩子这种自暴自弃的状态泛化到他生活的点点滴滴,泛化到他所有的生活中,这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抑郁”。抑郁的人他的特质,或者说他的内在机制就是这种习得性无助。
a、家长感觉:失望、无助、想放弃
12岁之后归属感(除了以上4种,还有:)
E、追求幸福刺激
F、寻求同伴接纳
G、追求卓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