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
弗洛伊德之前,自恋被理解为一种性倒错,把自己的身体视为性对象。
弗洛伊德:自恋是力比多对自体的投注
痛苦主要源于没有能力在心理上调节自尊并把它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
自恋
弗洛伊德之前,自恋被理解为一种性倒错,把自己的身体视为性对象。
弗洛伊德:自恋是力比多对自体的投注
痛苦主要源于没有能力在心理上调节自尊并把它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
如何识别自恋?
自恋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与自恋的人相处?
弗:认为自恋不会移情不能被分析
科:可以被分析
生命的重要时刻遇到贵人
理想化自体:
从小太缺长大是怎么补都补不够的
自恋有哪些移情?
理想化移情:把理想化客体投射给治疗师
反映式移情:呈现与众不同的一面让咨欣赏来,想肯定和赞许
另我移情(孪生移情):互相在对方 当中看到了自己,让人羡慕,理想化状态
假性自体:二三岁之前,婴儿能让自己感到被母亲关注,能通过非言语感到
婴儿没有被母亲很好的抱持到,没有被满足,甚至被母亲冷漠不理采,孩子被迫学会取悦母亲让母亲高兴,久而久之形成假性个体,身不由己小孩子要去抚慰成年人。从小要为别人活着。内心感受不到愉悦和快乐,只会满足别人的期待。
自恋是正常的没有一定的自恋很能取得成功的,自恋超越自卑,关键上一个度的问题
超过度,自恋型人格障碍:
当我们感到被来羞辱时,咨询师是如何表现的也
自恋性人格障碍
自恋是怎么形成?
弗洛伊德:自恋是一种性倒错。
自恋是力比多对自体的投注。
会把母亲的完美客体投射到自己身上。
自恋移情:
1、理想化移情:
投射到理想化给到咨询师
2、倒映式移情:
不自觉让咨询师成为自己的粉丝
3、另我移情:
把咨询师当成另外一个我
假性自体:
母亲或者照顾者需要给予婴儿恰到好处的回应。
孩子尝试了解母亲爱好,取悦母亲。
孩子逐渐和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感情失去联结。
和危险母亲的关系:
孩子也会感到愤怒,因为只有在他按照母亲的意愿行事,才会被爱。
敏感,会说很多好话。
赞赏倾听,某种程度是一种防御。
假性自体个案:自体功能受损,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过程有问题。
自恋性人格障碍(5项或者以上才会有。)
1.对自己有无所不能的感觉,夸大成就和天赋,但是又没有相应的成就。
2.被无止境的权利,美丽或者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
3.相信自己是特别的或者是唯一的。(我跟你们在一起是不得已的——落难公子和公主)
4.对赞美成瘾。
5.有特权的自由感觉,会经常恼怒,没面子,认为他人应自动地顺从自己。
6.是人际间的冒险者,攫取他人利益,达成自己的目的。
7.缺乏共情的能力,没有认识和认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的欲望。
8.嫉妒他人或相信他人嫉妒自己。
9.人际关系界限模糊。
厚脸皮自恋&薄脸皮自恋
心理防御机制:分裂;贬低;投射性认同。
怎么帮助自恋型障碍的来访者?
kernberg,kelain强调语言介入的重要性,早期诠释负面移情。(猛兽派)
kehut和winnicott认为同理的反应和肯定,营造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是分析师的首要任务。
争论点:
缺陷论者—帮助或者发展个案发展假我,阻碍了患者的自主性和探索世界的能力
诠释者—使患者非常脆弱的自尊更加微弱,治疗师在诠释时又会增加不必要的攻击。
自恋性人格障碍
弗洛伊德:自恋是一种性倒错。
自恋是力比多对自体的投注。
会把母亲的完美客体投射到自己身上。
1、理想化移情:
投射到理想化给到咨询师
2、倒映式移情:
不自觉让咨询师成为自己的粉丝
3、另我移情:
把咨询师当成另外一个我
母亲或者照顾者需要给予婴儿恰到好处的回应。
孩子尝试了解母亲爱好,取悦母亲。
孩子逐渐和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感情失去联结。
孩子也会感到愤怒,因为只有在他按照母亲的意愿行事,才会被爱。
敏感,会说很多好话。
赞赏倾听,某种程度是一种防御。
假性自体个案:自体功能受损,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过程有问题。
1.对自己有无所不能的感觉,夸大成就和天赋,但是又没有相应的成就。
2.被无止境的权利,美丽或者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
3.相信自己是特别的或者是唯一的。(我跟你们在一起是不得已的——落难公子和公主)
4.对赞美成瘾。
5.有特权的自由感觉,会经常恼怒,没面子,认为他人应自动地顺从自己。
6.是人际间的冒险者,攫取他人利益,达成自己的目的。
7.缺乏共情的能力,没有认识和认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的欲望。
8.嫉妒他人或相信他人嫉妒自己。
9.人际关系界限模糊。
kernberg,kelain强调语言介入的重要性,早期诠释负面移情。(猛兽派)
kehut和winnicott认为同理的反应和肯定,营造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是分析师的首要任务。
缺陷论者—帮助或者发展个案发展假我,阻碍了患者的自主性和探索世界的能力
诠释者—使患者非常脆弱的自尊更加微弱,治疗师在诠释时又会增加不必要的攻击。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分析与治疗策略
识别自恋,自恋是正常的状态,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标准。理解自恋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帮助自恋案例。生活中如何与自恋的人相处。
自恋的概念演变
在弗洛伊德之前,自恋被理解为一种性倒错,把自己的身体视为性对象。
弗洛伊德接受,并进一步发展。
自恋力比多无法投注,无法进行分析,无法形成移情关系。
科胡特:自恋是力比多对自体的投注,痛苦主要源于没有能力在心理上调节自尊并把它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
自恋与驱力并行。
很小的时候,原始自恋的平衡期,与照料者融化在一起。理想状态受到母亲照料局限的破坏,不得不夸大。
出生是完美,完全供给,遭遇一点不完美,为了补偿这个不完美,完全夸大。
丧失了母亲客体的完美性投射到被尊崇的无所不能的自体。
一生寻找一个理想的人,自体客体是贵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渴望,遭遇一个贵人。
适宜的环境 基本满足和回应 原始和夸大自体的夸大会逐渐被驯服。放弃对理想化的追求,比较漫长的过程。
这个结构整合到成人的人格中,提供驱力和能力。
自我认同 有一定自尊
理想化父母意象整合促进人格
没有一个母亲是完美的
没有太受挫,不至于造成大的创伤,基本照料和挫折。
尽可能多的照顾和回应,很难期待孩子承受很大的挫折,孩子会撤回对理想化期待的投注。小时候非常缺才会非常渴望,缺到创伤怎么补都不够。这部分理解非常重要。
自恋的移情
自恋也有特殊的移情方式
理想化移情:治疗师无所不能,因而崇拜治疗师。
把理想化父母投射给治疗师。
能够认识这样的咨询师,感动荣幸,非常自信。
治疗师我有这么好吗?和你是否这样好无关。
反映式移情:把治疗师当成粉丝,想要得到认可和肯定,真的觉得他很好,他很独特。崇拜来访者。
治疗师接招,病人的自我感觉会非常好,变得非常自信。
另我移情:另一个自我,严重的合二为一,不分彼此。
重要指标:督导 一个治疗师报告一个自恋的案例,周围咨询师在听的时候都会感觉这个咨询师和来访者很默契。咨询师感觉不用说就明白。在对方中看到自己。让人理想和羡慕的状态。
假性自体:早期镜映的失败。如果妈妈不会回应,让孩子适应自己,就会出现问题。
生气,最终会变得抑郁。
孩子哭,母亲内疚,不想让孩子哭。婴儿提出要求就会被拒绝,害怕母亲更冷漠。社会贫穷,动荡,家庭冲突很大,母亲很累,自己无法照顾自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得照料者是否高兴。照料环境不好,孩子要顺应照料者,有愿望也要压抑。开始努力取悦母亲,学会让自己变得可爱。
尝试了解母亲的喜好。母亲下班前做好母亲回家会做的事情。
身不由己的早年环境缺失,小孩要去抚慰成年人。
孩子逐渐与自我真实情感的感受和情绪的连接。
从小为别人活,重要的人,成为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同时孩子也感到愤怒,意识不到自己的痛苦。小孩到长大主旋律,必须积极阳光。
可能会挑治疗师喜欢的话说,但在表达和真实的感觉之间隔着一堵墙。
在治疗师身上重复自己小时候和母亲的关系。害怕惩罚,饿了想哭,哭了没有好果子吃。本能的赞赏别人,怕被攻击。
实际上并不信任治疗师。自己人讲话才直接。通过取悦来实现控制。
权力控制的投射模式。
意识到病人在努力取悦人,从长远看不是好事。来访者不断配合咨询师,即使是病理关系也是关系。
现实功能受损,才能开始觉察自己的成长经历里存在问题。
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自恋是正常的,自恋是克服超越自卑的努力,婴幼儿的无能感,我自己很厉害的来实现自我超越,是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有没有刻意做一些努力,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自恋性人格障碍:
典型表现
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夸大自己的成就和天赋,没有那么多成就却期待被
被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所迷惑。非常单纯,自我感觉很良好。相不相信完美的爱情。一个人真正强大会抱有理想。
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自己仅能被更高的人理解。
对赞美成瘾。
有特权者的自我感觉,如无由的期待特殊的好的对待,认为他人应自动的顺从自己。
人际间的冒险者,摄取别人的利益。成功的机会多。举例 找个有权势的人,不敢找大很多级的人。自恋性人格障碍的人找比高自己很多级的人。
缺乏共情的能力。围绕一个目标执行力非常强。理智化。很多成功者都有自恋性人格。不顾别人怎么看,执着的努力。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一个辩证。
常嫉妒别人也认为别人嫉妒自己。自己激励自己。不断超越别人。
表现一种高傲自大的态度或行为。
身边比较亲密的人,感觉自己被忽略,被贬低。纯粹工作关系会觉得被引领,两个极端的看法。非黑即白。
与客体显现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自体客体关系。没有界限。他在表扬你也在表扬自己。
无所不能的自身。
早期的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将别人过分理想化反映早年的心理创伤,需要一个全能的神化的他人。
缺乏人际界限,无能力去理解他人行为的意义,理解和体验他人是将他人当作自己和他人。
意识到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共生。
两个真实主体之间的交流。
厚脸皮自恋
对别人感觉迟钝
薄脸皮自恋
豌豆公主
忧郁型自恋 过分自我保护
处在渴望和憎恨客体的冲突中,企图消除这个鸿沟。周围人做不到那么好,我自己来做。
婴儿缺乏母亲共情,对外来侵害缺乏
心理防御机制
分裂
贬低
权力
怀疑治疗师
有赖于他的指导
从来未能正确处理危机
治疗原则:
野兽派
语言介入,有攻击
负性移情 早期就解释
整合冲突
温柔派
同理的反应和肯定,替代共情的母亲
严格也是一种爱。冲突论和缺陷论
不要低估来访者的承受能力。哪怕伤害了他的自尊,也可以表达自己抱歉的感觉。
当我们感到被羞辱,让来访者有一个
授课老师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