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欺凌,从哪说起
中小学周边50米的安全环境触目惊心。
校园欺凌:蓄意或恶意肢体、语言或网络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的伤害。
受伤的标准:被欺凌的人说了算
一、校园欺凌,从哪说起
中小学周边50米的安全环境触目惊心。
校园欺凌:蓄意或恶意肢体、语言或网络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的伤害。
受伤的标准:被欺凌的人说了算
孩子不求助你的11个原因
1.乖孩子,不能惹事。倾听孩子,走进内心
2.爱告状者,是非多。
3.忽视孩子,父母不关心。做敏感的父母,多关注。
4.错在自己。极度自卑,自我价值感低
5.从小被告知,自己解决人际冲突
6.感觉大人是站在欺凌者一边
7.威胁不许告诉大人/老师(不要替坏人保守秘密)
8.斥责孩子:怎么不打别人
9.替孩子出气
10.忍气吞声:换个班级
11.惊天动地
受欺凌的对象:
老实本分的孩子,心地善良而有不善表达,不会“告状”或者骂人,害怕打架的、个子弱小,体弱多病,外貌特别、外地插班的,被孤立的孩子
形式:言语欺凌、肢体欺凌、关系、财物欺凌、网络欺凌
受欺凌者:
校园欺凌,是一个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概念
如何对孩子建立长期的支持11条
1、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观感
2、帮助孩子接受自己,不一样的自己
3、常常鼓励赞许,指责不等于批评
4、建立清楚的行为限制(文明礼貌遵守规则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不炫耀)
5、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分享、助人)
应该和欺凌者的家长说吗?
容易碰到三不家长:不知情、不在乎不配合
和学校联系,信任学校、信任老师
如何与学校合作:
客观清楚的介绍事实
避免使用指责、威胁、要挟语言
了解学校采取哪些行动
有些学校没有经验
询问的三个方式:
承诺保证,尊重孩子意见
纠正错误观念:软弱;自己的错;自己处理;忽视它就会停止。
问细节:我发现你衣服上常常有破损,你可以跟我说发生了哪些你不喜欢的事情吗?或者你和某某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不想再跟他见面了
如何帮助孩子:父母必说的三句话
这不是你的错!
你一定很压抑!委屈
我可以帮到你!
被欺凌的13个征兆
态度坚决明确: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不
如何发现是难点
1、地点隐蔽;2、沉默的大多数
孩子不说的原因:
1、乖孩子,不惹事
2、爱告状者,是非多
3、忽视孩子,父母不关心
4、错在自己
5、从小被告知自己解决人际关系
6、感觉大人是站在欺凌者一边
7、被威胁不许告状
8、斥责孩子:离他远点
9、提孩子出气
10、忍气吞声;破财免灾;转学
11、惊天动地:动用领导、媒体、警方
言语,表情,肢体,行动
七步法:
第七节 避免孩子欺凌别人的有效训练法(上)
第六节
校园欺凌出现后的应激措施-七步法
初步措施七法,你孩子正在欺凌别人,被告状了。《地球上的小星星》,中有一个类似于校园欺凌的问题,眼睛有问题的小孩,捡了一个球,却扔到了外面,打起来了,家长告状去了……
正在发生时,家长怎么处置
直面问题。你的老师告诉我,你欺负同学,请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不要责骂或训斥,因为你听到的不一定是全部)
立即警告。一旦确认是欺凌者或参与欺凌行为。立即告知,我的家庭和孩子决不允许欺凌行为。
描述可能的后果。
《成长的烦恼》里面特小的儿子,在学校别人欺负了,但欺凌者不讲理,大人就打起来了。父亲是个心理医生。然后跟孩子做了这样一个角色扮演,我们今天去本来是要准备解决问题的,结果把人家打了,以后,他们家也来打我们了?能接受吗?怎么办?好好谈嘛。
了解孩子的感受。讨论如何处理负面情绪(挫折、愤怒等)
(情绪是真正的动力啊,他一定要自己内在的情绪,他的愤怒、不满等)
倾听。当孩子想跟你沟通时,一定要认真倾听。
不要体罚。体罚会强化孩子的负面情绪和攻击行为。(家里面经常被体罚的,学会了快捷的解决情绪问题的方式)
与老师合作。与孩子一起与老师沟通,寻求长期支持或接受心理辅导。(不主张,直接与对方家长见面,因为可能有很多的问题。)老师带着,当下立即去道歉。同时,带一些水果点心等。态度要明确。探讨后续处理的问题。这件事情既是一个坏的事情,也是一个好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后果。
面对对方家长和孩子今后行为的矫正
父母篇
第五节 欺凌行为的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很重要
欺凌是一种学习而来的行为,如果没有适当的处理,行为会持续并升级。
注意学龄前的攻击行为矫正。学龄前是一个行为模式建立于重新塑造的关键期
六大征兆——欺凌从学前开始
故意破坏玩具(不是出于研究)
故意挑衅或者讨厌其他人(招猫逗狗的)
缺乏同理心和道德感(我抢过来就是我的)
伤害小动物(踩他一脚,炸他一下)
攻击他人
生气时乱丢东西
及时、正式、坚定的处理,不要等到“长大”
因为及嫉妒或无聊而去骚扰别人,是不可以的。
摔东西不对,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表示你的气愤。
在你花分五种冷静后,我们再来讨论你有没有办法和姐姐分享玩具。
远离暴力节目和游戏(这个也很重要)
很多游戏是及其不适合孩子的,充满暴力。
觉察父母自身的“欺凌”行为
幸灾乐祸、颐指气使
高高在上、为我独尊
歧视弱者、嫌贫爱富
八卦传言、背后闲话
拉帮结派、党同伐异
出言不逊、辱骂他人
对孩子使用辱骂和施暴!
孩子是自己的好
一切都是我是最重要的
这些都是欺凌的脚本。
第四节 如何看待校园欺凌
已经辐射到我们的文化、历史、政治方方面面了。让很多人了解校园欺凌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这不是一个学校能解决的事情。学校的校园欺凌,只是青少年亚文化的一种体现而已。
欺凌象征着征服、控制、存在感,甚至是意义。
某一地区的战争-其实都是种种正义的,都打着各种各样的名目使用暴力的。
美国侵略伊拉克-中国的几亿青少年也在电视前看直播,(孩子不要看啊)-谁厉害谁是老大,因为这不是正义,也没说是侵略,孩子们怎么看。
大片《狂怒》,面对儿童上来的时候他没舍得开枪,导致一辆坦克上所有的士兵都死了,你必须开枪,强迫他开枪,当场击毙俘虏,他当时就疯了,-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你不杀死别人,别人就会杀死你。-似乎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何为成年,似乎你手上得站条命,你获得权力或者是控制杆。
青少年用仪式感的方式来杀人。这样一种亚文化并不是少数。-充满了暴力。
消除暴力-几乎不可能
暴力美学-为什么原因看成龙的警匪片?欣赏所谓的敌人被绳之以法,不就是在欣赏暴力吗?
红小兵-孩子仅仅能以为是保家卫国吗?
到今天,男人开始失落了,互联网时代,不需要你的 力量和肌肉,男人还是男人吗?男人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呢?
很多校园欺凌者是自我肯定性存在-不安全感,-资源的短缺-荣誉的资源,升学的资源
青少年离开父母,就相当于小动物离开父母,走向了原始森林,必须习得一种技能-暴力
青少年离开父母:陌生、孤独、挑战、恐惧
没有学会积极的建设性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欺凌和暴力一触即发。
暴力是我们内在的一种基因。攻击行为:恶意和善意的。有时候却很难区分。我认为……
青少年的暴力实际上是他们的成人礼。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存在。
奥林匹克
我是站在青少年的 视角谈校园欺凌,这是青少年的亚文化,也是某种不可或缺的东西。青少年的不成熟就会带来很多的 冲突,这是内在的原因。暴力文化、暴力美学今天我们仍然在推崇他。许许多多的校园文化和暴力和后天习得的。他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森林法则。
解决校园欺凌,要从成人社会开刀,教育、家长、社会都要有考虑。发达的国家,走过这段路——多元评价,给更多青少年自我展示的空间。
第三节 校园欺凌的后果有多么严重
一步美国经典的电影《搏击会》,反映青少年的暴力电影。——当一个人的面部被重击时,他的人生的看法就会完全不同。
一个小男儿,面部被重创-以后就永远恨社会了。
心理的辅导更加重要。
很多欺凌者,当年是被欺凌者
校园群殴事件
校园暴力是内患
升级为更严重的暴力(泼硫酸)
心理创伤(被抢后不敢独自上学,十成厌学的孩子,有九成是被校园欺凌的)
最严重的是自杀。(举了一个孩子受欺凌不上学最后自杀的例子)蝴蝶效应
如何恶性循环-15岁少年打闷棍,只因歧视
其他后果
心理层面:恐惧、低自尊、高焦虑、抑郁、人际交往障碍、严重精神疾病:精神分裂
行为层面:攻击行为、学习困难、退行、反社会人格、犯罪、自杀
两个人:美国的韩国留学生赵承熙和马加爵
他们都有人格上的障碍,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是校园欺凌的的受害者。赵承熙,32个人,他是第33个,他和受害者一起立碑,人们认为他也是受害者。但马加爵现在也没有人站出来说他也是受害者。
我们应该从根源上解决和预防校园欺凌。
第二节,什么是欺凌者和被欺凌者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标准:是一种蓄意且重复性的损害他人的行为,它的形式多样;(我对重复不大认同,我小时候就是被欺凌者,很少是重复的,今天是张三,明天是李四,我认为重复性是一个相对的参照,还有一个是程度性)
肢体、情绪、言语的综合形态。(情绪是怎么欺凌的)
有可能是一对一,或者多对一,或者是多对多。
特点: 权利不平等(有强弱之分)
悬殊的情绪反应(欺凌者趾高气昂,被欺凌者沮丧、恐惧)断崖-差距大
欺凌者将原因归罪于受凌者,而受凌者也常感觉是自己的因素招致欺凌。瞧你长的模样,连话都不会说,等等,把问题放在你的身上。
欺凌者对欺凌者缺乏同情与关切;
如果没有干预,欺凌行为会持续发生,且日益严重。
欺凌是强弱之间,不仅是力量上的,而且是情绪上的。老百姓的话讲,找哪儿说理去啊。
分类:言语欺凌
肢体欺凌
关系欺凌(孤立排斥)
财务欺凌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第一次对校园欺凌有了明确界定——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上海的行为,这可以被视作国家层面的权威界定。
儿童容易被忽视,更深层的原因是没人听他们的发声
【儿童利益最大化、儿童优先】
有一项原则是我们必须要认真体会和遵循的原则,那就是“无伤害性”原则——这里说的伤害是指心理伤害
胡适说: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要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对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么对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时间
授课老师
学员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