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心理不健康状态可分为三类:
-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一、用途
- 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相区分
- 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
- 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
- 咨询方案的制定
- 疗效评估
- 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
- 职业培训
-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
1、症状学效度
-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某一类别,是否有独立的、稳定的“心理不健康特征”和“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
- (1)临床经验证实“心理不健康特征”的真实性
- (2)《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说明“心理健康特征组合”是真实的。
(1)对自然发展的预期
- 进入“心理不健康状态”之后的自然发展历程,可因各人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环境条件的变化、所蒙受刺激的性质等条件的不同,其结果大致有三种
- 第一,在三个月内,部分人有可能自行缓解
- 第二,由于主、客观条件较差,短期内得不到化解。如果不良情绪和行为迁延的时间过久,就会通过人的“联想机制”,泛化到其它类似对象,出现“杯弓蛇影”的情况。
- 第三,心理健康状况长期得汪以改善,会使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逐渐下降,从而出出间断性的躯体虚弱,情绪和情感的自控能力下降,生活和社会功能蒙受一定影响。
- 由于上述不良状况不是持久性的,而理性的能力又仍然存在,所以尚不能诊断为神经衰弱,但进入了神经衰弱的边缘,已经成为神经衰弱或神经易感者。
- (1)非专业的社会支持,是指心理不健康状态出现后,亲朋好友、社会福利或援助等机构,出自道义和关心爱护,对当事人给与的精神或物质的支持与帮助。这种干预,类似于临床上的“支持疗法”在外界刺激性质和强度不甚严重、反应不甚强烈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在出现的早期,可被此类社会支持化解。但反应强烈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栏,或者对于早中期(三个月之后或者半年之后)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不能被非专业社会支持彻底改变。
- (2)专业的心理咨询是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经过临床诊断,按确定的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按拟订好的咨询方案所进行的系统咨询,绝大多数情况下,经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心理不健康状态都可以康复。假如达不到康复目的,或者是咨询师有失误,或者是求助者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心理咨询范围,应会诊或转诊。
- 1)人口学因素
- 2)个性心理特征
- 3)身体健康水平
- 4)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