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从孩子兴趣出发,班级不固定,按内容来决定去哪个班,像大学的选修课。
孩子和家长可以更多参与课程选择,孩子主动性增加,从兴趣出发从需求出发,驱动孩子学习主观积极性。
翻转课堂:课前孩子要自学,课堂要上进行讨论和答疑,自我驱动孩子的积极性。
PBL:项目驱动或问题学习,更多将班里的孩子分成几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落地,在小组里有互动有讨论。提升孩子的参与度、主观度。多人互动学习效果较单人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同伴学习的形式对于单个孩子来说有一定压力和竞争性,也会提升孩子的课堂注意力。
学科桌游:小组间PK,游戏带来的兴趣。激励机制、成就感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以及注意力。
STEM、STEAM:通过孩子手动参与摸索出来背后的原理,动手环节、探索过程符合孩子的天性,对于孩子的注意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评价导向:
1、评价主体的变化:家校共育,家长在学校教学中有所参与。评价主体增加了家长的层面。
2、评价维度多元化: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加入了体育、美术、音乐等方面有所提升
3、从结果性评估到过程性评价:引导方向也会有所改变,看孩子是否尽力,把孩子的努力程度进行打分,不只是看成绩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