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感源于情感的断裂、最早的情感连接为自己跟当初的照顾者(父母或者其他人)之间的
【失落与依恋关系】
- 人若没有情感依恋的需求,就不会有失落的发生
- 人类最初始的失落分离经验,是婴孩离开了母亲(指分娩)
【依恋对于动物的重要性】
依恋行为是为了获得情感连结以获得生存的保障,一旦这样的连结关系产生了威胁危机,个体便会产生焦虑与反抗情绪,以防止被破坏、阻断的可能,并尝试和失落对象重新连结关系。(此时防卫机制启动)
【认识依恋关系】
亲子依恋关系的存在与形成:哈洛(美国心理学学者)在恒河小猴身上的研究,进而发现人有爱与安全感的需求,每个人内在都需要有一个安全堡垒
哈洛的重要实验研究
【恒和小猴与代理母猴妈妈】
目的:动物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后,在幼小无知的前提下,如何适应眼前的改变
准备:在小猕猴出生后不久就把它带到研究室的研究箱里,里面放着两只假的猴妈妈——一只是铁丝做的,并且装有含有奶水的奶瓶(搞清吃对于生命体来说,是不是最重要);另一只是毛巾做的
过程:研究箱里的小猕猴处于非常惊慌、焦虑、无助、沮丧,巨大的恐惧让它必须要找到个可依靠的对象。因为铁丝的假妈妈抱起来冰冷又尖锐,即便被它身上的食物吸引,但小猕猴还是离开了它,转向了毛巾做的假妈妈。因为抱起来很舒服和温暖的,使得小猴子感到安全。久而久之,小猕猴的神情和姿态由焦虑不安慢慢变得平静安稳
结论:在生命的个体里,安全感以及不会被伤害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不是有奶就是娘”,不是一个家庭要给予吃的就够了,每个个体都需要爱,亲密和安全感
后续:为了搞清依恋关系形成后,一旦关系里存在着伤害,小猕猴会怎么做?
追加:把已经跟毛巾假妈妈建立了关系的小猕猴给转移,然后在假妈妈身上装了两种机关(一种是会对小猕猴射出的铁针,另一种会对着想靠近假妈妈的小猕猴吹冷气)
结果:即便猴妈妈会攻击自己,小猕猴还是一如既往地往猴妈妈靠
真相:当依恋关系形成并且很深刻和重要时,小猕猴还是毫不动摇——心里的渴望和需求是更加重要的
认识依恋关系形态
鲍比(1958)对于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的婴儿分离焦虑实验的研究
研究对象:18-24个月的小孩
要求:照顾者对小孩说自己要离开一会,很快回来
【依恋关系的不同类型】
安全依恋关系(安心型):会跟妈妈道别,对于暂时替代的研究人员并没有抗拒;即使妈妈回来也不会急着奔向母亲,而是继续做自己的事乃至会跟妈妈分享自己的遭遇(不会担心分离)
焦虑/矛盾依恋关系(追型):得知妈妈要离开,小孩会露出不同的表情,然后尝试抓住妈妈,导致两者出现拉扯。要是妈妈坚持离开,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愤怒(觉得小孩不好)。妈妈要是真的离开,小孩会哭闹也拒绝别人的安抚。一旦妈妈回来,他们可能会攻击母亲(出于泄愤)。母亲会因此感到威胁而产生挫折感,然后也会攻击小孩,最终两者又会处于拉扯(又爱又恨)
焦虑/逃避依恋关系(逃型):知道要分离却面无表情,会让母亲误以为没事。当研究人员靠近这些小孩时,他们会配合研究人员(明明内心很不安和恐惧,但又不得不装作若无其事)。当妈妈回来并靠近小孩后,TA却把头转向另一边,表现出不认识妈妈(因为你的离开让我不安,所以只要我在情感上不需要你,那就不会又受伤了)。
紊乱依恋关系(未具体成形)
研究者发现,我们人类早年形成的依恋关系形态是未来人际发展关系的重要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