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
*言语有助于适应环境
*言语在进入新的境界过程中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
*言语是助推器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
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课程
3324人
已加入学习
学习有效期 545 天(随到随学)
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
*言语有助于适应环境
*言语在进入新的境界过程中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
*言语是助推器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
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1游戏是幼儿阶段的主导活动,寓教于乐
婴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社会化-从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化的过程
婴儿的气质:
1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社交性
2三个类型五个标准
兴趣发展的三个阶段
1)先天发射型阶段(出生至百日)
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阶段)
3)新异性事物探究阶段(1岁前后)
1-1.5岁,掌握第一批次,约50-60个
3岁,掌握1000个词
前言语交往,运用手势,是习得语言的必要条件,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动力/
记忆的发生在胎儿末期
记忆的发展,
一岁以内,动作和情绪记忆,
一岁后,表象和词语记忆。
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种水平,无效尝试,有效尝试,直接成功
1婴儿大脑具有可塑性,可修复性
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
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毕生心理发展被公认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
想象是思维过程
表象是记忆
关键期和敏感期
关键期:用于心理特征和功能的发育和形成,缺乏某种刺激,造成损失,难以逆转。
敏感期:
用于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发展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 协调
2前运算阶段(2-6,7岁)
泛灵论:太阳公公。月亮姐姐
自我中心性:捉迷藏,自己看不见别人就行
难以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黑旗子和棋子
思维的不可逆性:倒水,多了少了
为掌握守恒:不能把握住概念的本质特征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依赖具体的逻辑思维
亲眼看到能够理解
*认知结构的变化;守恒,可逆性,脱自我中心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之后)
抽象逻辑思维
认知特点:思维行医摆脱思维内容,关注假言命提
》》》埃里克森
人生发展8个阶段:
婴儿前期:获得信任感,避免怀疑感,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自主感,羞耻感,意志品质
幼儿期(幼儿园):初创感,内疚感,目标品质
童年期(小学):勤奋感,自卑感,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初中):角色同一性,同一性混乱,诚实品质
成年早期:亲密感,孤独感,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繁衍感(创造价值),停滞感,关心品质
成年晚期:完善感,厌恶感,智慧贤明品质
班杜拉说,儿童掌握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1观察学习 2替代性强化
维果斯基:1社会文化理论:
*心理发展是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
*社会文化因素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不断内化的结果。
2心理发展与教育和教学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
教育是有价值的
*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略前行原则
*学习和知道有最佳期限(双生子爬楼底实验)
皮亚杰说,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论
主要观点: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动态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主体调节
*心理发展的本质是适应
基本概念:
图示:认知结构,心理组织(书架)
同化:纳入,整合环境信息的功能(找同类书架)
顺应:改变,创造新图示的功能(建新的书架)
平衡:发展的心理动力
遗忘的原因:
长时记忆遗忘的原因:自然衰退和干扰
干扰分为:前
主要功能:描述想像,解释原因,预测发展,控制当下。层层递进,有机联系。
特殊性:
发展性(核心特点)=过程性+动态性
心理发展的设计方式:
1横断比较研究:
优点:快,省时省力
缺点:人为连接,组群效应(受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影响,不受年龄段影响)
巴莆洛夫发现的基本规律
外抑性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 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中枢
损伤则产生表达性失语症-不会说
2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中枢
损伤则产生接受性失语症-听不懂
3视觉性言语中枢:角回
失读症-看不懂
4书写性言语中枢
失写症-不会写
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
1 双趋式:都想要
2双避式:都不想要
3趋避式:又想要又不想要
4双重趋避式:两件事,各有利弊
心理咨询工作者的成长
观摩
见习
实习
督导
用一个个案不同的流派作不同的解决
心理咨询师 作小组训练
理解、共情、理解、信任
循序渐进
自己完成任务
111
授课老师
课程特色
学员动态